1. <p id="1z1zt"></p>
        2. 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鋰礦歐佩克孕育中提高我國采購成本 我國必須掌控鋰業定價權 ...

          2023-4-23 20:25| 發布者: admin| 查看: 13141| 評論: 0

          摘要: 早在2022年2月,智利制憲議會就初步通過了一項提案,旨在促進銅礦、鋰礦和其他戰略資產的國有化。這次智利總統明確提出鋰產業國有化計劃,可以被看做是智利政府進一步加強對鋰礦產業控制權的宣言。中國進口的碳酸鋰 ...
          近日,據路透社報道,智利總統加夫列爾·博里奇表示,他將把該國的鋰產業國有化,未來的鋰礦合同將只向國家控制下的公私合營企業發放。

          加夫列爾·博里奇稱,智利政府不會終止目前的合同,但希望鋰礦商在合同到期前對國家參與持開放態度。目前,SQM(智利化工礦業)的合同將于2030年到期,雅保公司的合同將于2043年到期。

          據了解,SQM和雅保公司是全球主要的鋰鹽生產商。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2021年全球鋰資源總量達8860萬噸,其中智利擁有980萬噸,占比約11%。此外,玻利維亞、阿根廷的鋰資源儲量都超過智利,這南美三國鋰資源占到了全球的六成左右。

          由于鋰資源儲量在全球占比極高,此前南美三國長期擁有建立“鋰業歐佩克”的打算,此次智利宣布鋰產業國有化或將為“鋰業歐佩克”的成立打下一定基礎。這將對鋰資源價格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影響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

          智利加強鋰產業控制權

          智利謀求鋰產業國有化早有端倪。早在2022年2月,智利制憲議會就初步通過了一項提案,旨在促進銅礦、鋰礦和其他戰略資產的國有化。這次智利總統明確提出鋰產業國有化計劃,可以被看做是智利政府進一步加強對鋰礦產業控制權的宣言。

          為何智利要加強對鋰礦產業的控制權?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化的目的是追求鋰資源價值最大化,智利是鋰礦大國,智利國有企業將加強市場操縱,必然會引發鋰金屬價格逐步上升,這對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不利?!?/div>

          今年以來,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路下滑,已經失守20萬元/噸的大關,這也對智利的鋰鹽生產企業利潤造成了一定影響。據Wind數據,截至4月21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已經下滑至17.85萬元/噸,較2022年11月高點56.75萬元/噸跌去了近七成。

          而目前,中國進口的碳酸鋰大部分都來自于智利。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鋰礦進口中依賴度很高,尤其是碳酸鋰的進口量中,智利占比較大?!?/div>

          據海關數據,2020年我國進口碳酸鋰中智利的占比高達74%。智利阿塔卡瑪鹽湖是海外前兩大鋰業巨頭美國雅保與SQM的重要生產基地,兩家企業都與國內大型材料廠及電池廠簽有供貨協議。

          中國鋰資源的“安全屏障”

          那么,智利此次加強鋰業控制權,對中國企業將帶來怎樣影響?

          安光勇認為:“智利政府國有化鋰礦業務后,可能會對未來的供應和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智利政府執行保護主義政策,對中國的鋰礦進口形成一定的限制,那么可能會使得我國的鋰行業面臨一些挑戰。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智利國有化后可能會增加中國企業與智利政府的合作機會,共同開發智利的鋰資源,進一步推進中智之間的經濟合作?!?/div>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過去幾年國內鋰礦企業、電池企業頻繁“出海搶礦”,在鋰資源方面中國已經構建起了一定的“安全屏障”。

          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副研究員洪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已經在鋰資源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并建立了一定的供應鏈和加工能力。智利鋰礦國有化事件不會對中國鋰資源安全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它可能會加劇全球鋰礦市場的競爭,并推動鋰價格上漲?!?/div>

          陳佳向記者表示,全球主流鋰業市場大部分份額由五大企業掌握:美國雅保(占比25%)、智利SQM(占比15%)、美國Livent(占比7%),中國的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分別占有16%和14%?!敖陙砀鞔笾匈Y新能源廠商試圖通過對國際鋰礦市場并購重組,來提升鋰業話語權?!彼f。

          2018年5月,天齊鋰業曾披露稱,公司擬以自籌資金約40.66億美元(258.93億元人民幣)受讓Nutrien集團合計持有的SQM 6256萬股A類股(約占SQM總股本的23.77%)股份。這一收購也被市場看作是“蛇吞象”式的跨國并購。

          今年3月30日,天齊鋰業再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齊鑫隆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鑫隆”)作為收購SQM股權的實施主體,在股權收購及歸還境外并購銀團貸款的過程中產生一定金額的內部關聯往來借款。公司擬以貨幣資金57億元對其進行增資,并全部計入注冊資本。

          整體來看,中國是全球鋰資源消耗量最大的國家,且鋰資源80%依賴進口,但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已經通過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加強了在全球鋰資源行業的話語權。智利對鋰產業的國有化,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鋰資源價格提升,但不會對中國鋰資源進口產生較大影響。

          “鋰業歐佩克”的謀劃

          智利宣布鋰產業國有化的背后,是南美“鋰業歐佩克”的加速組建。

          “近年來隨著鋰資源價格的全球高位震蕩,智利等國一直在推進鋰礦國有化計劃。自此前智利制憲會議否決之后,以本次智利宣布新的國家鋰資源政策為標志,拉美各國內部鋰資源國有化進程將進入新的時代,南美三國建立‘鋰業歐佩克’暢想的政治經濟基礎進一步夯實,全球鋰資源格局演變將進一步深化?!标惣严蛴浾弑硎?。

          去年10月,有消息稱,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正在草擬一份文件,以推動建立一個鋰礦行業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從而在鋰礦價值波動的情況下達成“價格協議”,從而像歐佩克設定生產水平以影響每桶原油價格那樣影響鋰價。并且如果上述南美三國能夠達成共識,那么另一個鋰生產大國澳大利亞也可能產生“價格趨同”的想法。

          安光勇向記者表示:“南美鋰三角尋求組建‘鋰業歐佩克’的舉動,可能會對全球鋰市場的定價權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鋰三角地區占據了全球鋰儲量的很大一部分?!?/div>

          據了解,全球鋰資源主要都集中在南美“鋰三角”。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結果顯示,2021年全球鋰資源總量為8860萬噸,其中南美三國玻利維亞、阿根廷、智利資源量最大,分別為2100萬噸、1900萬噸和980萬噸,分別占比約25%、23%和11%,三者合計占有全球約6成鋰資源。

          到了今年,雅保和智利SQM公司也是鋰資源產能釋放的“主力軍”。據SMM預計,2023年全球鋰礦最大的產量攀升將來自雅保和智利SQM等經驗豐富的全球鋰礦巨頭,其成功增產可能性更大,其產量占到了預期總體產量增幅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僅鋰資源儲量豐富,而且產量增長還快,南美“鋰三角”對全球鋰礦產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那么如果“鋰業歐佩克”能順利成立,它會發揮怎樣的作用、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陳佳向記者分析稱,假設鋰業歐佩克聯盟能順利建立,那么參照目前石油歐佩克的管理機制和市場格局,以及三國在鋰資源產能與儲量領域的龍頭地位,鋰業歐佩克聯盟的成立宗旨、管轄權和職能推演大致如下:

          其一,盡管鋰業歐佩克的名義宗旨是反對西方國家的產業金融資本剝削、控制鋰資源大國,但其實際目的是盡快形成全球最大的鋰價格壟斷聯盟,通過定價權來迫使全球中下游產業鏈向上游產業鏈讓利——這是鋰三角成立聯盟的短期目標。

          其二,南美三國將借助新能源在全球的高速發展態勢成為全球綠色經濟發展領域新的重要參與者,并不斷借勢擴大其成員國和影響力——這是鋰三角成立聯盟的長期愿景。

          安光勇向記者表示:“‘鋰業歐佩克’可能會通過統一的鋰產量限制來控制市場供應,以此來影響鋰價格?!?/div>

          “一旦‘鋰業歐佩克’聯盟建立,短期內勢必極大影響中國鋰資源的進口價格穩定性。以去年全球市場碳酸鋰價格為例,借助當時的新能源裝機旺季,澳洲鋰礦供應商拍賣價曾一度創下新高,達到7100美元/噸的離岸價,調整鋰含量和運費后的價格高達7830美元/噸。如果并入加工費的話,人民幣計價每噸碳酸鋰曾經突破60萬元??陀^而言,‘鋰業歐佩克’也許能夠對鋰資源穩產保供穩價能起到一定支撐作用,但也可能因壟斷市場而進一步惡化,導致鋰資源價格狂飆狂瀉成為常態?!标惣颜f。

          中國企業需加速上游布局

          面對來勢洶洶的“鋰業歐佩克”,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挑戰?

          洪勇表示:“中國企業需要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和加工產能建設,增強鋰資源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以減少對進口鋰礦的依賴。此外,中國企業也可以考慮與南美鋰三角國家開展更多的合作,共同維護鋰礦市場的穩定和價格合理性?!?/div>

          安光勇認為,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應該繼續關注全球鋰市場的發展趨勢,保持市場敏感度,加強與鋰三角地區的合作和交流,確保獲取足夠的鋰資源供應。

          “‘鋰業歐佩克’將會統治全球新能源產業上游供應,增加下游企業生產成本。中國企業難以完全擺脫其控制,要盡快完成上游布局,減少‘鋰業歐佩克’對自身發展的影響?!睆埿s說。

          據華福證券研報預計,2022年到2024年,海外鹽湖鋰將貢獻23.5萬噸、32.7萬噸、40.7萬噸碳酸鋰當量,海外鋰精礦將分別貢獻30.2萬噸、43.2萬噸、57.8萬噸碳酸鋰當量。

          而從國內來看,2022年到2024年,中國鹽湖鋰將分別貢獻8.1萬噸、11.4萬噸、16.8萬噸碳酸鋰當量,中國鋰輝石將貢獻1.8萬噸、3.3萬噸和4.5萬噸碳酸鋰當量,中國鋰云母將貢獻6.5萬噸、9.5萬噸和17.2萬噸碳酸鋰當量。

          整體來看,按華福證券研報測算結果,2024年海外碳酸鋰當量供給量為98.5萬噸,而國內碳酸鋰當量供給量將達到38.5萬噸,占全球總量約28%,較2022年占比得到一定提升,這意味著中國鋰資源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將有所下降。

          “鋰業歐佩克”尚存不確定性

          盡管中國難以擺脫對海外鋰資源的依賴,但“鋰業歐佩克”的組建也不會一帆風順。

          陳佳認為,規劃中的“鋰業歐佩克”長期發展前景依然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其實際效果很可能比理論愿景要大打折扣,背后有四大原因:

          其一,從歷史數據分析,鋰資源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的地位以及在全球能源安全架構中的位置,尚未達到石油資源的曾經企及的戰略權重。并且近期不斷爆發的能源危機在一定程度上還抑制了新能源產業鏈布局,反而加強了部分化石能源的產業鏈權重;

          其二,當今國際格局風高浪急,要新成立一個產業聯盟的難度很高,美國力推的“芯片四方聯盟”屢敗屢戰就是典型案例,相比美國步履蹣跚的“芯片四方聯盟”,拉美雄心勃勃的鋰三角計劃要推動的實際難度就更大;

          其三,三國地理位置處于南美,經濟實力遠不如中東富庶,同時國內政局不穩也拉低了它們在全球的影響力。三國內部和三國之間要想協調生產產能、工藝流程和產業政策都存在比較實際的技術障礙與政策障礙。再加上近期鋰資源價格反復跳水,“鋰業歐佩克”一旦建立還需要面對未來類似石油價格跌倒負值區間的極端場景,這對它們的風控協調機制和創新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其四,新能源產業鏈技術進步一日千里,尤其是近期電車價格戰不斷發酵,反噬到產業鏈中上游,中下游廠商產能堆積如山,對成本十分敏感,不僅拉扯鋰資源價格跳水,也倒逼了新能源電池技術的發展。全球新能源電池大廠近期在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上的發展以及寧德時代剛剛量產的凝聚態電池,都將有望間接改變整個新能源產業鏈對鋰資源價格的過度依賴癥。各大電池廠商同時還在開發新的鈉電池、氫電池等技術路線,因此未來全球鋰資源的需求側有可能受到一定影響,讓“鋰業歐佩克”建立后的實質性影響力不及預期。

          客觀來看,智利此次鋰產業國有化的宣言盡管短期對中國企業影響不大,但它就像是一個“警鐘”,宣告著“鋰業歐佩克”的建立基礎進一步穩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來說,“鋰業歐佩克”何時會出現、有多大影響目前尚是未知之數,但相關企業必須做好充足準備,才能避免在這一聯盟真正成立時被打一個措手不及。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
          返回頂部